欢迎您,来到赛诺利康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86-010-80765002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症状诊断与防治
产品列表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症状诊断与防治

更新时间:2025-04-25   点击次数:140次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对养羊业危害严重。

一、病原特点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烂肺病,是由山羊丝状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原体细小、无特定形状,革兰氏染色阴性,对多种消毒剂易感,如3%石炭酸、臭药水、福尔马林等,同时对氯霉素和四环素也较为敏感。山羊丝状支原体在肯尼亚流行的羊群中分离得到,随后在多个国家均有报道。

二、流行及发病特点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呈世界分布,广泛发生。其主要传播方式为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或直接接触传染,因此常呈地方性流行且具有很高的致病性和致死性。在自然情况下,该病的易感宿主为山羊,且3岁以下的山羊最易感染,成年羊比羔羊发病率高,怀孕母羊的死亡率也很高。该病的传染源包括病羊和隐性感染羊,健康羊常可因与病羊接触而被传染。本病在冬春枯草季节高发,阴雨连绵、寒冷潮湿和羊群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中易传播。一旦山羊群中出现一例感染,该病会迅速传播并在20天左右波及整个羊群。

三、临床症状

临床上,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根据发病轻重和病程持续时间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

最急性型:病程一般只有4~5天,甚至有的仅为12~24小时。发病初期体温高达41~42℃,精神极度不振、食欲废绝、呼吸加快,严重病羊会大叫。随后,可见血性脓性鼻液、咳嗽不止、难以呼吸。肺部叩诊为浊音,听诊肺泡呼吸音初为捻发音,随后逐渐减弱至消失。起初,肺膜渗出液流入肺脏,进而流入胸腔,导致病羊黏膜高度充血,临床表现为病羊发绀,呼吸减弱至无法呼吸,四肢无力颤抖直至窒息而死。

急性型:病程一般为10天左右,有的达1个月。发病初期体温高达41℃以上,精神不振,不愿意采食,呼吸加快,被毛凌乱无光泽、目光呆滞。随后,可见口角、鼻、唇流出泡沫状液体,并伴有短促的咳嗽声。随着病情的推进,短促的咳嗽声变为干咳,口角、鼻、唇流出泡沫状液体演变为浆性或脓性的铁锈色的鼻漏。肺部叩诊为部分浊音区,听诊呈水泡音和胸膜摩擦音,并且在肺周围处其声音变粗,且肺部按压有明显的疼痛感。体温呈稽留热,身体状态变差,头颈伸直,弓背,濒死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最后倒地窒息死亡。怀孕母羊发病后往往会流产,死亡率很高,多发于新疫病区。

慢性型:病程可长达数月,多为急性型患病山羊治疗后未,病情转变为慢性型。急性型患病山羊病情有所好转后,体温40℃左右,食欲略有增加、咳嗽减弱、鼻涕少有、精神状态良好、被毛较为凌乱且光泽较差、身体状态仍然不佳,但整体处于恢复阶段。此时对病羊要特殊护理,增强其抵抗力,远离传染源,以防病情复发。

四、病理变化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解剖学病理变化主要局限于胸腔、胸膜、肺脏、纵隔淋巴结和支气管。胸腔积水,呈淡黄色或混杂纤维素,接触空气后纤维蛋白凝结成块;胸膜表面粗糙增厚至黏连,黏连处有明显的白色胶样浸润,被覆纤维素薄膜;肺脏呈现单侧或双侧纤维蛋白性肺炎,易见大小不一的肝病区,质地较硬,结构致密,肺脏肝样病变早期病肺呈红灰色,切面呈红色或暗红色的大理石样并伴有红色半透明液体流出;纵隔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并有出血点;支气管扩张,内部含有黏液,其淋巴结肿大,有水肿或出血。


图片


五、检测诊断


牛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检测卡是一种基于免疫层析技术的快速检测工具,在牛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其诊断应用及优势如下:

牛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快速检测卡诊断应用

现场快速检测:可在养殖场、屠宰场等现场对牛羊进行即时检测,无需专业实验室设备和复杂的操作流程。只需采集牛羊的血液样本,通常是静脉血或耳缘血,滴加在检测卡的样本孔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即可根据检测卡上的显色结果判断牛羊是否感染过传染性胸膜肺炎或是否具有相应抗体。一般 15 - 30 分钟内就能得出检测结果,能快速为养殖者或兽医提供初步的诊断信息,有助于及时发现疫情。

大规模筛查:适用于对牛羊群体进行大规模的抗体筛查。在养殖密集地区或养殖场进行疫病监测时,可同时对大量样本进行检测,快速了解群体的抗体水平和感染状况,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动物,为疫病的防控和净化提供依据。例如,在进行牛羊引种时,可使用检测卡对引入的牛羊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健康的动物,防止疫病的传入。


图片


辅助诊断:作为牛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临床诊断的辅助手段,结合动物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信息,帮助兽医更准确地判断病情。有些感染牛羊可能处于潜伏期或症状不典型,通过抗体检测卡可以检测到体内的抗体,为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避免漏诊或误诊。

免疫效果评估:用于评估牛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的免疫效果。在疫苗接种后的一定时间内,采集牛羊血液进行抗体检测,如果检测卡显示抗体阳性,说明疫苗免疫产生了效果,动物获得了一定的免疫力;如果抗体阴性,则可能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如疫苗接种方法不当、动物个体差异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确保免疫程序的有效性。


七、防治措施


严格引种:养殖场在引入外来羊只时,应尽可能了解引种地区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尽量从非疫区引入健康山羊,避免购入患病山羊。引入山羊要注射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在混入羊群前至少进行45天以上的隔离观察,确认健康后方能混群饲养。引种时间应避开寒冷季节,并缩短运输时间,减轻羊只应激反应,以防潜伏感染的山羊发病。

加强饲养管理:山羊引入后,要加强饲养管理,调整饲料的营养成分,尤其是进入冬季枯草期后,适当补充黄豆、玉米等精饲料,补充丰富的蛋白质,提高山羊的免疫能力。保持羊舍清洁,定期消毒,避免羊群过度拥挤,保证充足的饮水和饲料供应。

定期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时间定为每年春季或秋季,临床上为安全起见多数使用灭活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抗体保护可维持12个月。注射剂量根据山羊年龄和体重确定,一般14天后山羊体内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

定期检疫:养殖场内部要对所有山羊定期检疫,尤其是对发病羊只进行严格检疫工作,逐头检查,发现可疑山羊要隔离治疗。由于该病原菌极易传播,且在营养状态不佳条件下易激活体内病原体,广泛传播养殖场内部,所以检疫呈阴性的山羊也要定期检查,以防疫病暴发。

隔离和严格消毒:当发现有羊只感染该病时,应立即对于疑似和发病山羊进行隔离,不得串圈,并且对病羊、可疑羊和假定健康羊分群隔离治疗并及时进行治疗;对于病死山羊尸体及时作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为防止疫病的扩散,应对被污染的羊舍、用具、排泄物进行消毒。养殖场内经常使用4%的氢氧化钠溶液消毒或10%~20%的漂白粉进行消毒,并对羊舍及其周围环境采用1000倍稀释的百毒杀溶液进行喷雾消毒,保障圈舍的安全,消除安全隐患。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山羊支原体引起的山羊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染性较强,一旦羊群中有山羊感染后,传播迅速,死亡率较高,是目前严重危害我国养羊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本病的暴发多因气候骤变、羊群密集、羊舍卫生状况不佳、山羊营养缺乏等原因对山羊产生应激反应,导致疾病暴发。因此,应保持良好的饲养卫生条件,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检疫制度,慎重引种,也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关键措施。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什么是新城疫,如何诊断与预防?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13911051536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