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又称古典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很的病毒性疾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该病可导致猪只高热、全身出血、繁殖障碍及高死亡率,对养猪业构成严重威胁。科学评估猪群免疫状况,确保疫苗接种有效,是防控猪瘟的关键。猪瘟抗体快速检测卡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现场检测工具,正扮演着“即时哨兵”的角色,为猪场筑起坚实的免疫防线。
技术原理:胶体金层析,精准识别
猪瘟抗体快速检测卡的核心技术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其原理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检测卡内预包被猪瘟病毒特异性抗原和质控抗体。当加入待测猪只的血清、血浆或全血样本后,若样本中含有猪瘟抗体,这些抗体会与胶体金标记的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在毛细作用下,复合物沿硝酸纤维素膜移动,当到达检测线(T线)时,被预固定的抗原捕获,形成“胶体金-抗体-抗原”夹心复合物,从而在T线处聚集显色;质控线(C线)则用于验证检测过程的有效性,无论样本是否含抗体,C线均应显色。通过肉眼观察T线是否出现,即可快速判断抗体存在与否。
核心用途与应用场景
免疫效果评估:在猪瘟疫苗接种后2-4周,对猪群进行抽样检测,评估抗体转阳率和群体免疫水平,判断免疫程序是否成功。
免疫时机确定:监测仔猪母源抗体衰减规律,确定其降至保护阈值以下的时间点,科学制定首免日龄,避免过早免疫失败或过晚出现免疫空白期。
引种与调运检疫:对引进种猪或外售商品猪进行健康筛查,确保其具备足够的抗体保护,降低疫病传入或传出风险。
疫情排查与监测:在疑似病例出现或周边疫情威胁时,快速进行群体筛查,辅助判断疫情风险,为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操作流程与结果判读
采样:采集猪只耳缘静脉血,分离血清或直接使用抗凝全血。
加样:用移液器吸取适量样本(通常10-20μL),加入检测卡加样孔。
等待:室温(15-30℃)下平放,静置10-15分钟。
判读:
阳性(+):T线和C线均显色,表明样本中检测到猪瘟抗体。
阴性(-):仅C线显色,T线无色,表明抗体水平低于检测限或未产生免疫应答。
无效:C线不显色,测试无效,需重新检测。
优势与注意事项
优势:
快速便捷:无需专业设备,操作简单,15分钟内出结果,适合现场使用。
灵敏度高:可有效检出疫苗免疫或感染后产生的抗体。
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群体筛查。
注意事项:
检测卡需在有效期内,于2-30℃避光干燥保存。
严重溶血、脂血或腐败样本可能影响结果。
检测结果为定性参考,不能替代实验室ELISA定量检测。阴性结果需结合临床和流行病学综合判断。
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加样过多或过少。
猪瘟抗体快速检测卡,以其“快、准、便”的特点,已成为现代养猪场疫病防控体系中的工具。它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养殖者科学管理、精准防控的体现,为保障猪群健康、维护产业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